特别是,如果一个社会既对资本的自私性、自利性与贪婪性认识不足,规制不到位,又对权力的自私性、自利性与贪婪性认识不清,监督制衡不到位,或者对二者之间的勾结与合谋之危害防范不力的话,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同样会积累系统性的税收风险,阻滞中国社会文明转型的历史进程,甚至在短时间内发生逆转倒退的现象。
在1994年一篇著名的文章中,"亚洲神话的奇迹"诺贝尔奖得主,经济学家保罗·克鲁格曼认为,亚洲猛虎般的经济增长依靠不断增加资本投入。高换手率、新股大量发行、新股一上市即劲涨、成立新交易所,这些都投机狂热的经典迹象。
但经验法则认为,利率应与经济的中期增长相适应。就算未来危机发生的具体时间无法预测,也并不意味着房地产市场泡沫的问题就应该被忽视。这一切因道德风险和猖獗的腐败而变本加厉。我们自己最近的经验证明后遗症是明显的。2014年,到底是楼市"春天派"笑到最后,还是以谢国忠为代表的长期"唱空派"的绝地反击,只能留给市场去检验--出于此目的,信托圈回头选编此文,仅供参考。
然而,投资的质量较低。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梦想之地,一个"先建设,一切都会随之而来"的经济体。向二套房的买家提供优惠的按揭利率。
低成本信贷流入房地产领域。如果中国继续以过去的速度增长,他们说,那么所有这些新的道路,桥梁,铁路在短时间内亦将流量拥挤。然而,在2009年,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30%,对2009经济增长贡献达到90%。在北京,房价与收入的比例已经上升超过15倍(2000-2008年平均为10倍)。
中国似乎成功地避开了全球金融危机,这进一步增强了决策者的声誉。惠誉写道,"卖出贷款的银行承诺在未来某个时候回购贷款,在这种情况下,贷款可能不会出现在卖方或买方的财务报表中。
这一假设让更多的投资变得合理,从而刺激增长,进而带来更多的投资。一些人估计,中国可能故技重施。2009年上半年,上海股市强劲复苏。有人认为,中国的巨大外汇储备使中国经济立于不败之地,这其实不对。
但事实上,泡沫还是可以在事前识别的。6.固定汇率和资本流入 人民币是盯住美元的。但即使钱再多,也总有一些人要更多的钱。在浦东新区,空置率已达50%,但新楼还在盖不停。
中央的政策似乎也扼杀了国内企业。7.信贷繁荣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出口订单的崩溃,中国下令银行放贷。
国际清算银行的经济学家研究表明,贷款严重偏离过去的轨道,呈现超乎寻常的增长,有80%的概率导致金融危机。很快,它被伯南克的"大缓和"理论所取代,伯南克认为,高水平的按揭债务是可行的,因为货币政策制定者的水平已大大提高。
例如,在2009年9月,中国海外发展支付人民币70亿元,购买了上海一块31.3万平方米的地,楼面地价每平方米人民币22400元。技术泡沫破裂后,新的光纤网络过剩了很多年。对于猛虎(日本)来说,穷人的投资范围显露在1997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之时。这些储备可以用来购买外国资产、进口、或防御货币攻击。这些基础设施项目中,许多只有少量的现金流,甚至没有现金流。虽然国有企业的作用已经下降,但仍从国家控制的银行获得贷款优惠。
平均房价在2009年上升8%。房地产投资占据着GDP的12%。
2009,中国高速公路使用率估计为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12%。房屋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困扰。
这些都是了不得的数字。过去的30年里,中国的GDP增长了16倍。
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东京,投资者们蜂拥而至,就是因为相信日本可以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。如果农民工数量减少,实际工资将可能上升,这让工人的消费能力增加。而今天,这些红色警报盘旋在华尔街"新宠"--中国的上空。国有企业被要求支持商业地产市场。
货币供应的强劲增长是金融系统脆弱的另一个重要指标。在盲目的乐观中,资本经常被胡乱浪费。
然而这种投资,依然受收益递减规律影响。在许多方面,这使人联想起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公司在牛市时期设立的收入增长目标。
今天,中国梦比以往更加生动。资本管制限制了热钱流入,不过,投机性资本流入最近有所抬头。
后来,这种信仰被证明是错误的。住宅价格已经高的惊人。尽管经常被忽略,但确实也有一些人在研究判断金融危机的先行指标。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黄亚生所写的书介绍,中国正从上世纪80年代的企业资本主义转向国家控制的资本主义,将注意力放在大型投资项目(比如上海浦东金融区的发展)、外国直接投资和出口上。
9.金融结构变得不稳定。中国最近的许多贷款似乎就属于这一类型。
最近对过去一个半世纪的信贷繁荣的研究也表明,"信贷长期超常增长是金融危机的重要预测指标。当中国这部巨型机器最终停滞,这些投资者们就会从美梦中痛苦的醒来。
投资创纪录地上升到GDP的58%。住宅新开工项目也迅速上升。